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101:你先用隨喜的心來看十行菩薩的功德,未來就可以開花結果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3.09)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4.03)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80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101

楞严经要义101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讲义226面

辛一、明十住

這一大科讲是到修习《首楞严王三昧》修行的位次,在《楞严经》的修学過程,我們要記住一個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称性起修」是約因地,「全修在性」是約著果地上來說。《楞严经》的因地它是“称性”,称,有隨順的意思,隨順我們現前一念心性來发起菩提心。

說:你為什么修学佛法呢?我今发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声聞緣觉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與法界众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当我們在发心的時候是緣外境,比方說,你緣人天的安乐果報,緣二乘涅槃的寂靜,乃至於緣權教波罗蜜的功德。在本经的判定都不叫「称性」,因為這都是外在的因緣。在《楞严经》的圓頓止观的发心只有一個理由,說:你為什么修学佛法?因為我要順從我的本性,我的本性它本來就具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我本來就应該把它開显出來。所以在《楞严经》的思想,修学佛法是正常的。說:你為什么造殺盜淫妄呢?這是一念顛倒,這是不正常。

所以在《楞严经》的称性当中就是說,其实你去断惡修善度众生,這是隨順你本心,你本來就应該這樣做的,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開显你自性的功德,這叫「称性」,隨順我們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发起一念的菩提心。发心以后就開始在产生修,「称性起修」,“修”在本经当中主要是修空假中三观。在十住、十行、十迴向,它的主修是“空观”,它的重點在於转煩惱障為般若德,成就真如之体;“十行”当中它的重點在修假观,转业障為解脫德,成就真如之妙用;到了“十迴向”的時候那是成就中观,空假不二,順入中道,转報障為法身德。它一開始是称性而起修,最后的結果还是在開显你自性功德,在《首楞严王三昧》的观念,它完全安住一念心性,跟外境沒有关系,它是托彼外境,显我自性,是這樣的思想。无不從此法界流,最后无不回归此法界,它才能夠成就《首楞严王》,永远保持「不迷、不取、不动」,特別的堅固而不可破壞,是這個意思。“十住”的意思是依实相理,如实的安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发心住。

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已滿的菩薩,他在十信的過程当中是以真实的方便。因為在《楞严经》的修学他是要大開圓解,先能夠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后,依止一念心性,而称性起修,所以它叫作真实当方便。经過了十信的階位以后,這時候心精发暉,這地方是指在十信滿心的時候,他內心的智慧就慢慢的增長广大,发暉就增長广大,到最后十用涉入。他把整個十信戒定慧的功德,會归到一心真如当中,而发起的一念清淨心。

什么叫作「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前面的十信,蕅益大師的判教叫做相似位,相似转依號。這個人他称性起修,你說他是也有那么一點像,但他又不完全是,因為他还沒有破无明,所以他要假借对佛法的聞思,假借外在因緣的攝受,他才能夠法法消归自性,他只要一妄动又心隨境转。所以十信位基本上是沒有真正的安住真如,他还要假借很多很多的因緣的熏修。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他「十用涉入」,“入”就是入了內心的世界,而显現了一心真如。在发心住的時候,其实称性起修那一念心性,那第一道光明是在這個時候发动起來,叫「发心住」。当然這個发心他是经過十信戒定慧的熏修。

   

心中发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前面的发心住,內心产生一道一心真如的光明出現,到了治地的時候,他当下那一念真如的心中,发明另一道的空假中的智慧。前面是以如如智,而初證如如理;現在又如如理当中又产生另一道的智慧。当然這智慧更深入了,這种智慧就像清淨的瑠璃宝,裡面有一個放光的黃金;“瑠璃宝”指的是一心真如,一心真如当中,它又产生了另一道的光明的黃金(三观的智慧)。這個智慧幹什么呢?是做什么樣的呢?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

「以前妙心」前面初住的那一念空假中的妙心,然后去履見真如之地。蕅益大師說:初住是佛性最初的显現,二住是把佛性的量再擴大,到這個地方叫真修次第。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前面的初住好像降落傘剛剛落到大地上,是一個點狀的東西,這時候它在地上開始活动,把它的活动範圍慢慢的擴大。当然你要能夠在真如理擴大,你得靠智慧,如如智要观如如理,它产生另一個深層的空假中的智慧,在真如理諦慢慢的活动,使令他所證的真理慢慢的擴大、慢慢的擴大,叫作「治地住」。圓瑛老和尚讲出一個譬喻說:就像蓋房子…十住还沒有開始修波罗蜜,十行開始修波罗蜜,十地是做內心的調整,他證得法身以后,他並沒有馬上付出行动。他在蓋房子之前先平整大地,就是在修大乘的波罗蜜之前,先平治一心真如的大地,來当作未來十行的一個基礎,叫「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這地方讲“心跟地”,前面的发心住,他是产生一道清淨的智慧,這是指的能證的智慧來說,空假中能證的智慧。“地”是所證的真如理,前面第二住“治地住”的地。“修行住”這把前面“发心住”那一道智慧的光明跟所證的真如理,二個彼此互相的涉入,使令理跟智既能夠通達明了,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如如智返观照如如理,理智相互運作,慢慢慢慢的熟悉了,通達明瞭了。所以這菩薩的心中,能夠遊履十方,得无留碍;“十方”指的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他能夠探討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整個三世的心中对於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动都沒有障碍,叫「修行住」。他能夠把理跟智的相互的運作能夠通達明了。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种,名生貴住。

“行”指的是菩薩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妙行。前面的修行住都还是在心地上用功,到生貴住的時候,他慢慢慢慢有一些簡单利他的行动,而這行动他表現出來的跟佛陀的本質就有點相似。也就是說,受佛氣分,他能夠領受佛陀真如的氣分,得到少分的氣分。你看他不管是在佛堂拜佛、不管平常的度化众生,有那么一點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雙運的那种氣分。

讲一個譬喻:如中陰身,自求父母。中陰身他在七七四十九天当中,他去尋求自己有緣的父母,去尋找他共业的父母。意思就是說:這個菩薩的內心跟諸佛的內心是陰信冥通,入如來种。菩薩的那一念菩提心,悲智雙運的菩提心,冥冥当中跟諸佛的菩提心是相契相合,雖然沒有佛陀那么圓滿,但是卻有佛陀那個氣分出現,叫「生貴住」。他這時候正式生於佛家,在佛陀的母胎中正式的受生,已经是入胎在佛家了。在圓瑛老和尚註解当中他讲,從发心住到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這四個地叫作入胎,入於聖胎,他開始在佛陀的家族当中入胎了,所以他所成就的是一种「实智」,偏重在我空、法空的智慧這一部分。

  

既遊道胎,親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入胎以后,他那個明了的心,就能夠遊歷於諸佛的道胎当中。菩薩一念的菩提心遊歷於二空真如的佛性当中,慢慢慢慢增長自己的善巧方便,而且親奉觉胤;他已经能夠親自把自己当作佛陀的真子,他內心有承当力,「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別。」他对佛陀的整個家业,已经有承当的那一份的勇氣,認為自己是遲早要能夠继承佛陀的家业,親奉觉胤,已经自認為是佛陀的真子。

讲一個譬喻: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就像一個人他在胎当中,胎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已经具足了,五臟六腑已经具足无缺。表示他其实已经具足佛陀实智跟權智的智慧,只是缺乏歷練,但是那個相貌格局已经有那么一點味道出來了;看起來像個人,雖然胎还在母胎当中,什么事都不能做,但是你远远看過去像個人,因為他眼精、耳朵、鼻子、嘴巴、身体都像個人,人相不缺。当然他沒有产生人的行為,但是已经有那個相狀,胎相成就,叫「方便具足住」。他在前面的四住当中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三空自調,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善巧他也慢慢的跟諸佛学习,具足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慢慢慢慢的具足。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是在形容前面的具足住。這個菩薩他在方便具足住的時候,他是胎相已成,人相不缺,外表看起來跟佛長的是一個樣子,当然長得比佛还小,也沒佛陀的作用,但是外表看起來跟佛差不多。进一步,「心相亦同」,前面是讲外表,這地方是讲內心;他內心当中,实智權智也慢慢慢慢的具足,叫「正心住」。空观假观的智慧,慢慢在一念心中,慢慢的增長广大。

退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什么叫“身”呢?表現在外的,能夠見聞觉知叫「身」,比喻菩薩方便善巧的智慧。菩薩在广度众生的時候,他所施攝的方便,你可以看得到的。「心」就是菩薩自己內心調伏煩惱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這一部分我們看不到叫「心」。權智跟实智已经逐漸的成就,而且日益的增長广大,叫「不退住」,道心已经不退了,菩提心不容易退转。当然這時候还沒出胎,菩薩还在修行进修当中,但是他的內心權智跟实智,已经跟諸佛有慢慢一點相似了,最重要他的菩提心不退转。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童真住」就是前面的身心合成,他的色身跟內心在母胎当中,念念的吸收母親的滋養而增長广大。菩薩不断的親近十方諸佛,一方面增長自己的空观來調伏自己,一方面增長自己的假观來成就自己的方便。這時候他已经有佛陀的十身,《华严经》讲如來是具足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身,五、莊严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身,九、法身,十、智身。菩提身、法身、智身這三個屬於內身,佛陀自受用,別人不能跟佛陀分享,我們不能見聞觉知的;其餘的七身叫外身,是我們可以受用的。這叫「童貞住」,他在母胎当中还是很天真,雖然空观假观具足,但是沒有经過歷練,很天真;雖然天真,但是佛陀的十种身他都具足了。

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前面的五六七八,在古德的判教当中…海仁老法師認為五六七八,他叫做長養聖胎,一二三四叫做入胎;這地方就是慢慢的慢慢的親近十方諸佛,学习广攝方便來長養聖胎,增加自己的權智,權巧方便的智慧。到了法王子住這個菩薩出胎了、毕业了,形成出胎。他在母胎当中十月的懷胎,他对佛陀的实智權智二种功德已经具足了,親為佛子。他已经真实的從佛陀的家族当中誕生,而成為佛陀的一份子,我們讲「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少分」,這個人已经正式出胎了,名為「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諸国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菩薩從家族出胎以后,他要经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慢慢慢慢的到二十歲,這個人已经長大成人了,可以獨立了,這時国王就要把家业付給他。比方說,一国的大王,“大王”指的是掌管四大部洲的金輪王。金輪王的兒子叫太子,剎利王的兒子叫世子。如果是一個金輪王,他就把他的諸多国事,把它其中一部分委託他的太子;如果是剎利国王(管理一個国家),他就把他的長子,他也一樣把一国裡面幾個小部分的區域,委託給他的長子。他必須要灌頂,用四大海水來灌其頂,叫「灌頂住」。這時候長大成人,他要正式的继承佛陀的家业,開始要走入人群度化众生。

所以說,前面的十信,他主要是信解,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叫「相似」。到分證的時候…我們看菩薩剛開始證入佛性的時候,他並沒有馬上採取度化众生的行动,他也是入胎、長養聖胎,然后出胎,到最后長大成人到了灌頂。這地方他都是破无明證法身,在《唯識》的经論对於十住菩薩,有一個偈頌來形容他內心的相貌:「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唯識》初心的欢喜地,就是圓教的初住。一個剛開始證入法身破无明的菩薩,他的特點就是他有一些俱生的煩惱,他有與生俱來任運生起的我法二執。比方說,須菩提尊者他是大阿罗漢,大阿罗漢的断德是等同別教八地菩薩,圓教是八住。以断德來說,我們不讲他的善巧方便,不讲他的智德、恩德這二部份,先讲断德。但是你看須菩提尊者,他在走入人群的時候,他是捨貧從富,他喜欢攝受那些福報大的人,在社會上有地位的居士。你不能夠說他攀緣,因為他一個阿罗漢,他根本就沒有三界的貪愛煩惱,他連色界的禪定都不貪愛,何況是欲界這种有苦惱有過失的安乐呢?但是他就是特別喜欢攝受富貴人家。又比方說,大迦葉尊者,他的特點捨富從貧,他就是很喜欢攝受那些貧窮下賤的弱勢团体。他也是大阿罗漢,二個人都跟平等法性不相应,俱生猶自現纏眠。都还有一些微細的我執法執的煩惱在活动。十住等於是在調整微細的我法二執這一部分,但是慢慢的親近十方諸佛以后,当然菩薩就會进步。

辛二、明十行

“行”就是菩薩经過十住的整個止观的修学,增長自己的实智跟權智以后,慢慢的破无明,慢慢的增長內心的法身,開始产生十波罗蜜的妙行。而這個十波罗蜜,完全是從利他安立的。菩薩的行波罗蜜跟我們在行波罗蜜完全不一樣,当然我們的境界是差一段距離,不過這個“十行”我們遲早要经過的。所以我們先隨喜功德,先將善种子种下去,佛法是先有种子再有開花結果的我們先用隨喜的心來看十行菩薩的功德,未來我們就可以開花結果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欢喜行。

欢喜行主要的特點是成就「施波罗蜜」。善男子指的是十住位已经圓滿的菩薩,他已经在佛陀的家族中誕生,而且已经成就灌頂,已经長大成人了,不能老是待在家裡面,佛陀開始付給他一些事情做。這時候他的心中已经俱足无量如來的妙德,他的实智權智二种的功德都慢慢的俱足,所以他能夠十方隨順;他能夠隨順十方众生差別的根机,來观机逗教,來做种种的財施、法施、无畏施,叫作「欢喜行」。

“欢喜”是在形容諸行,菩薩在布施的過程当中,他內心是欢喜的,因為他要有众生,他才能夠歷練。十行以后那可不是普通的菩薩,他经過前面安住,他对真如已经是很堅固的安入,他深深的相信我們一念心中俱足法身、般若、解脫,他缺乏的就是歷練,假借众生的因緣來開显我內心的功德。所以他看到众生的時候他起欢喜,因為他沒有众生他怎么去開发他的功德?沒辦法開发他的功德。因為他前面的十住都是在親近十方諸佛,在做自我的調整。到十行的時候他開始下化众生,來到五浊惡世苦惱众生的世界開始歷練。歷練的時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樣呢?十方隨順起大欢喜,众生是怎么樣的根机,他就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度化他,而且度化過程中起大欢喜。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饒益行。

這地方是讲菩薩的「戒波罗蜜」。菩薩在度化众生的時候,他是安住在菩薩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众生戒。他能夠平等利益一切种种的众生,不管是有善根、沒有善根的一切众生,他都能夠多多少少饒益他。為什么菩薩能夠給他饒益呢?因為菩薩在度众生的時候,依止三聚淨戒,所以他俱足一种威德力,所以他对众生多少都能夠有所饒益。前面的欢喜是菩薩內心欢喜,這地方是讲菩薩对众生多所饒益。

无瞋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違拒,名无瞋恨行。

這地方是讲菩薩的「忍波罗蜜」。“自觉”,菩薩的內心正念真如,自己能夠安住在二空的真如理,叫「自觉」;“觉他”就是菩薩的善巧方便外观根机,向外能夠观察众生差別的根机,所以他对众生有各式各樣順逆的因緣,他都能夠无所違拒,而安忍不动。古德的註解上說:无瞋恨行這個菩薩,乃至於他在度化众生的時候起大悲心,众生对他有所辱罵,甚至於用行动去傷害他,他都能夠安忍不动,因為他的心隨順真如。

我們為什么會动呢?因為我們对真如有所抗拒。從《楞严经》的思想,我們起煩惱只有一個理由,我們讲「不守自性」,我們对真如佛性抗拒,你抗拒真如你就被外境所转。所以這個菩薩他念念之間,他會把一切的順逆因緣都当作是自己歷練的对象「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众生对他的傷害都是在消他的业障,他把法法都銷归到一念心中,不見外面有什么众生可度,也沒有所謂的功德可成,完全都是在假借外境,修練他內心当中的般若、法身、解脫三德。所以他念念順從真如,也沒有所謂的抗拒、瞋恨。

   

种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无盡行。

這地方是讲「精进波罗蜜」。「种類出生」,菩薩在整個苦惱众生之中,他能夠隨順众生十二類生的差別隨類示現,他要度人道众生,他肯定要現人相;他要度化狗众生,他就显現狗王,或者是猴王等等。空間当中他是种類出生,在時間上是窮未來際,菩薩是不休息。「三世平等,十方通達」,時間上是平等皆能夠成就,在空間当中,十方世界都能夠通達无碍,名无盡行。菩薩他那一念心对积集資糧、度化众生是時空无盡。他不會說,我度化众生度了二十年三十年就退休,沒有這种事,他是時空无盡的。因為他順從真如,真如当然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他无盡行,称性而起的悲愿。

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門得无差誤,名離癡亂行。

這地方是讲「禪波罗蜜」。一切合同,菩薩在度化众生的過程当中…他要是依体起用的時候那是法法不同,你看懺公師父,他度化众生也是各式各樣,对於有善根的众生他特別严格,你要是出家以后,他对你的態度就不同了,你要是在家居士他对你特別好,初学者他是种种的善巧方便,但是你一旦入門以后,他标准就提高了。菩薩度化众生是各式各樣,他依体起用的時候,当菩薩假观現前的時候,他是无量差別;但是他攝用归体的時候,他回归到一心真如的時候,法法銷归自性的時候,那是一种无差別的意境,一切合同。懺公師父他回到佛堂一打坐時,正念真如的時候,那是一切合同;攝用归体把心帶回家的時候,那又是一個平等的法界。在平等当中又种种法門得无差誤。

前面是讲菩薩的攝用归体,這地方是讲菩薩的依体起用。当一念心性開始观机逗教的時候,這個众生应該是用慈悲攝受、应該是金剛怒目,他的表達方式不會有差錯,該怎么做他还怎么做,不會有差錯,離癡亂行,不會有愚痴錯亂的情況发生,菩薩的禪定转深了。

  

則於同中显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般若波罗蜜」。「則於同中显現群異」,菩薩度化众是理不碍事,“同”就是前面說的合同。他在一念平等心当中,他能夠显种种差別的相狀。你看那菩薩早上現慈悲相,他晚上會現怒目金剛相,現各式各樣的相。一念平等当中現差別相,理不碍事;他可以現种种差別相当中,他的內心又能夠平等不二,事不碍理。則於同中显現群異,叫理不碍事;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叫事不碍理,叫「善現行」。菩薩的空观假观的智慧在心中的操作非常的熟悉,理事无碍。他能夠同中現異,異中見同,叫「善現行」。菩薩在理跟事之間,他能夠善巧的显現。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方便波罗蜜」“如是”是承前面善現行的功德,前面的菩薩理事无碍,真俗圓融。從理事无碍当中慢慢慢慢能夠達到事事无碍,乃至进步到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他能夠把一個广大虛空,能夠容納在一個小微塵当中,大中能夠現小。而且在一一微塵当中又能夠現十方世界,小中又能夠現大。現塵現界,能現跟所現;如果是小中現大,那能現的就是塵,所現的就是界;如果是大中現小,能現的就是界,所現的就是塵。总而言之,能現所現彼此間不會互相的破壞。不會互相的破壞就是說,他小中現大,它大的相、小的相不會破壞,但是还是显現,不會壞小相大相的假相,名无著行。從前面的善現行是理事无碍,无著行是事事无碍,小大无碍。

 

种种現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愿波罗密」這個地方的“种种現前”是指前面的善現行跟无著行。善現行的特點是理事无碍,无著行的功德是事事无碍;尊重行就是他能夠把前面的理事无碍跟事事无碍的二种的功德妙行,隨修一法都合乎第一波罗蜜多,他都能夠把它會归到一念成佛之道的菩提道行,法法會归到一念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行,叫「尊重行」。為什么叫尊重?因為這個菩薩他的菩提道心,经過前面的理事无碍,他該現什么相,他就現什么相,現什么相他的心还是平等。所以他的心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合乎中道第一义諦,特別的可尊可重。他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道心,菩提心当中攝持了理事无碍的功德,也攝持事事无碍的功德,這個菩提心是特別值得我們尊重,叫「尊重行」。愿波罗蜜多,這時候他的菩提愿,已经不是普通的愿,是种种現前,他隨時可以現理事无碍,隨時可以現事事无碍的功德,愿波罗蜜的菩提心特別的殊胜,叫「尊重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力波罗蜜多」。《唯識学》讲力波罗蜜多,菩薩的“力”有二种:一個是禪定力,一個是抉擇力。但是《唯識》的『成唯識論』的解释,“力”是偏重禪定這一部分。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時候,遇到障碍你要堅持,那种行力的堅持。但是在這個地方的“力”,它偏重在智慧抉擇力,而且是屬於善巧的智慧。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80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79:广結善緣不是向外追求,你內在煩惱淡薄了很自然能夠跟众生結緣了

楞严经要义80:末法众生业障深重要兼念观世音菩薩号及大悲咒,破除各种的障碍

楞严经要义81: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所有真实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当中

楞严经要义82:末法時代很多的法都靠文字記載,所以意根跟眼根是很重要的助行

楞严经要义83:末法众生根机羸弱必須要有文字的記載,教体有音声、文字、法塵三個

楞严经要义84:临終十念往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你要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才有辦法

楞严经要义85:資糧位菩薩是最难跳脫出生死的,因為退转的因緣特別多

楞严经要义86:断除婬机不是說你都沒有婬欲的念頭,若你沒有欲念那你就成佛了

楞严经要义87:修道之人经常的吃肉,縱使你能夠得到心開意解仍是大罗剎

楞严经要义88:菩薩道的进步都要靠增上慚愧來自我反省,沒有慚愧心善心就失掉了

楞严经要义89:末法時代魔強法弱,大众的威德力就很重要,依众靠众产生共同的念力

楞严经要义90:佛弟子你一定要供養本師,修淨土的人完全不供養本師這是不对的

楞严经要义91:有一种清淨的功德进入到你的內心当中时,會把你的罪障逼出來

楞严经要义92:十方如來之所以产生拔濟群苦的力量,來自於受持楞严神咒

楞严经要义93:你不受持楞严咒來保護善根,想要远離种种的魔障,絕对是不可能的

楞严经要义94:你持楞严咒時打妄想就是在抗拒真如,咒力就沒辦法加持你

楞严经要义95:念佛或持咒时只要做一件事:站在真如的角度「不生疑悔,順從本愿」

楞严经要义96:这些不如意的人和事,因为你心中有煩惱、有业力才會看到遇到它

楞严经要义97:众生在因地对六塵的貪愛有十二种差別,構成十二种果報相的变化循环

楞严经要义98:不同时代的众生共业招感不同的善知識,共业改变了善知識就跟着改变

楞严经要义99:生命的变化跟飲食是有关系,吃什么東西跟身心世界有关系

楞严经要义100:你整個修行是你自己愿意修行,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你修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